教學評量 | 教學經營

分組合作學習,怎麼分組?秩序怎麼辦?

  • 發表:2013/12/08
  • 更新:2018/09/30
  • 808

PBL--My School, Your School from Chere Lin

一位網友在FB詢問怎麼分組。
大哉問!
他進一步問秩序怎麼辦。
更大大哉問!

我很...

幾個思考點:

  1. 不是人數的問題,是老師的教學目的和活動是什麼。
    不同的教學活動有不同的分組法,兩人、三人、四人、五人、六人,甚至我一整班就是一大組,分成七、八個小組,任務不同,人數分法就不同。我尚未看到老師的教學活動,就先談組數和人數,這是無解的。我在研習分享時會有不同組數人數的教學活動的例子。

    Collaboration10112 from Chere Lin


     
  2. 過去十多年來我的分組合作學習,都是因教學活動而實施,不是全時全程。只有兩次是為了班級經營而全程分組。目前我全程分組是為了瞭解,在我以一個專任教師,而非導師的身份下,以這樣全程的上課方式,對我的教學影響或改變,並不是單從教學活動考量了。

     
  3. 分組合作學習,一開始,秩序不好是正常的。
    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其實有一大部分是因日本文化底醞的影響,他認為上課是安靜的,我也不反對。但教學者是老師您自己。在臺灣,您和您的孩子是怎樣的特性?適合怎樣的學習?答案還是在老師自己身上。

    另見:立報《小檔案:何謂學習共同體?》    /    台灣學習共同體研究會
  • 像我是「翻臉像翻書」一樣的老師,活潑時,全班瘋,不吵我會受不了。想安靜時,I'm the Queen in class. 吾皇萬歲萬萬歲。誰敢吵,殺無赦!(Oh, Sorry,我太愛演了...)。
    對!沒錯!這牽涉到教師班級經營與秩序掌控的功力!理論很重要,但是,回到教學現場,老師和學生是活的,只有靠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找出合適的模式。還是要嘗試錯誤之後的經驗累積。
  • 前幾天,我聆聽香港教育學院小班教學中心一位學者章月鳳博士來台演講,她觀察研究香港、大陸不知凡幾的教學現場,
    歸納出來,很務實的說:「分組合作學習,要上軌道,大約要半年。」沒錯,半年!我很認同。
  • 不要以為「吵」就是不好,老師要去觀察,他們的吵是跟著老師要求的討論來吵,還是各做各的事的吵。
    這下,就可以知道「秩序」兩字,恐怕值得商榷了。像之前我帶學生做的口試:Family Tree,學生在打講稿時,相互討論的吵,我很愛。
    幸好學校有語文專科教室,學生吵,不會影響隔壁班級。所以,選用教室也是必要考量
    這是很多學者或研究生在看我的教學時,很驚訝我連教室環境都納入考量,是文獻裡沒有提到的。
  1. 分組合作學習,要先教社會技巧。
    但是,話說回來,不能說「秩序不好是正常的」,就不去處理。很多老師誤解「分組合作學習」是教學萬靈丹。
    坦白說,以我的英語教學為例,要有最好的「教學效能」,還是在個別一個個座位,一下子就可以把很多東西上完。
    但是,從「學習效能」看,學生「學好了」嗎?沒人敢點頭!大費周章做分組合作學習,其實就是把學生也納入「教學」主體,而不是只有老師的角度考量。
    而且,也不是在這堂課只有「英語學習」而已。教育是整體的,在英語課裡,一樣要學做人做事的道理,也可能學到數學、科學、社會...好多好多相關的知識或能力。
    教育理論常提的「主學習、副學習、輔學習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  • 社會技巧包涵
    專注-- 參與合作學習時,不做其他的事
    傾聽-- 能注視著說話的人,不插嘴
    輪流發言-- 每個人都有公平發表意見的機會
    切合主題-- 能針對主題發言,避免離題
    掌握時間--設定並提醒時間(這點佐藤學很反感,但我確認為要看教學活動決定)
  • 開放給學生討論前要明確說明任務內容、給予討論的時間,時間快到時要提醒等等明確的指示。
  • 小組討論時,如果有的組沒依照指示合作討論,我會站在該組聆聽。佐藤學也很反對老師下場「監督」,但我覺得我要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。
    再者,有不少研究顯示,教師在學生旁邊靜靜站著,學生的專注力會明顯提升(印象中看過一個數據,最高提升80%)。
    我的教學現場也是如此。有時學生不是真的愛吵,而是可能誤解老師的指示,老師有必要再次釐清,幫助學生投入學習。
  • 有時真的小組狀況不佳,我會觀察鄰近表現良好的小組,然後故意大聲說:「第X組好棒,現在做到OOO了,小組共同加一分。」....等等正向的行為鼓勵,這些表現不佳的組立刻就一起投入學習活動了。
  • 社會技巧詳見「教室教學的春天」分組合作學習網站裡的教學資源,很豐富實用的影片可以給各位老師參考,並多練習。
  1. 維護上課秩序的小道具、口條也是必要和學生達成默契共識的。
  • 我不會一直大聲嘶吼「安靜」。學生有35張嘴,老師的麥克風再拼,也拼不過學生!我反其道而行,而是學機場廣播的溫柔聲音:「Attention, please.」。看武俠小說一定知道「以靜制動」的道理。
  • 我有一個按鈴小道具,學生聽到鈴聲也會安靜。不過一開始他們會開玩笑說要點餐。但久了就會被「制約」,聽到鈴鐺聲就知道要聆聽老師的話。

    最噱的是我在德國法蘭克福看一位教師用「罄」提醒學生、上下課鐘聲(學校沒有固定時間的鐘聲,全由老師自主上下課。)

     
  • 一般說來,學生不守秩序,我會口頭警告三次,第三次犯滿,抄寫當節課我上課的內容。通常這樣的抄寫,三、兩分鐘就寫完了,若您認為這是體罰,歡迎到我的教室觀課! 

敢挑戰分組合作學習的老師,真的要向您致敬!那是真切挑戰自己!
就我實施多年經驗,與研習時的經驗分享,很多實施分組合作學習的老師共同被學生行為的改變而深深感動。
這就是為何國北教大承接分組合作學習專案,定調為「教室裡的春天」,就是期待老師、學生不要只有從「成績」來看待學習,而是從師生相互「學習、改變、成長」來珍惜學習的歷程。
願各位老師不論您用什麼方式教學,請珍惜那些數字計量不到的故事!

後記:

上述提及章月鳳博士的演講,會後我們有短暫閒聊,她提到一個自閉症小孩最後會關心校長的一個故事。
剛剛在爬文超連結她的資料時,意外發現到她發表的這篇文章。《教育孩子,絕不言棄》,
這也和我分享補救教學講題時分享的許多感人的例子一樣。
帶給各位一個美麗感人的週日清晨。明天上班不要blue囉!